bwin必赢棋牌游戏:成功承办交叉视域下针灸调控的科学基础及临床优势研讨会

作者:福建中医药大学发布时间:2025-07-06

7月4日至6日,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针灸学会六大分支机构及五大学术期刊编辑部共同承办的“交叉视域下针灸调控的科学基础及临床优势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针灸调节机制与临床经验研讨会”在福州召开。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参会专家代表依次发言,深刻阐述了多学科协作在挖掘针灸科学内涵中的战略意义,并发出了构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生态的强烈呼吁。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汇聚针灸学领域专家学者,展现针灸研究前沿成果与突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研究员系统阐释针灸临床研究的多学科协作路径;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提出把握状态是维护健康的关键要素,推动中医健康管理落地转化;西湖大学讲席教授马秋富系统性揭示针刺调控术后痛的神经通路机制,为疼痛管理提供新范式;中国中医科学院朱兵首席研究员提出针灸双向调节理论,科学阐释穴位效应特异性;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夏有兵教授前瞻性探索数智技术重构针灸诊疗体系的实施路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院院长方剑乔教授系统解析心肺两经生物学特征的重大发现,深入探讨经脉与脏腑关联规律;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教授全面诠释“计算针灸学”理论框架;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杨永清研究员深刻剖析从临床发现到靶标转化的完整研究链条。会议期间同步发布“针灸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梳理针灸领域共性科学命题。

分会场设置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题论坛呈现创新链条。基础研究论坛揭示针灸干预孤独症、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神经免疫新机制,着力推动动物实验成果向临床转化应用;临床技术升级专场重点展示长针透刺、射频灸疗等特色技术的标准化方案,针刺手法操作建模等相关技术获得与会代表高度关注;前沿技术工作坊组织开设神经示踪、光遗传学等专题课程,彰显多尺度解析能力建设成效;青年学者论坛吸引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单位的新锐分享研究成果,凸显领域创新活力发展态势。

作为针灸领域年度重要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吸引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是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跨学科对话平台,有力促进针灸机理的现代科学阐释,推动针灸技术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针灸推拿学院)

版权所有(C)福建中医药大学 闽ICP备05005462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034号